五一期间,文女士第一次上门拜见准公婆。谁知公公一开口便打听文女士的收入,投资情况,房子买没。婆婆在一旁暗示,自己家庭条件不好,就这么一个儿子,养家养老就全指望他了。甚至公公婆婆干脆明说今后都靠我们养了,还要求我们收入全公开。为此,文女士表示难以接受,“养小孩、供房、日常开销,婚后生活已经够让我恐惧,希望长辈也能多多体谅我们80后的难处。”昨日,家住洪山虎泉的文女士上网发帖,抱怨未来的公婆是“啃嫩族”。(综合5月6日《武汉晚报》)
在古代,《唐律疏议》中有这样的规定,“父母在,不远游,不别居,不异财。”明文规定了父母健在,子女不能出远门,无论是居住还是财产不能与父母别立门户。这样能够陪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生活,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父母老了以后,子女要供给饮食、精心服侍,否则处两年的徒刑,若子孙家境贫穷实在无法供养,则不在此限。但唐律规定,此类案件须父母控告才受理。子孙违反家长的教令,被处两年的徒刑。
在当今,赡养老人仍然天经地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从而,也就明确了赡养老人不单指在物质上满足老人的需要,在精神上也应该给予老人慰藉。
事实上,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有着不同程度的复杂。尽管如此,赡养父母依然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可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追求所沉醉的不仅仅停留在满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而是追求更为奢侈的生活,有房有车有资本。因为只有这样的生活状态才会觉得在这个世界活得有面子,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世态。
人们常说,“有我必有欲,有欲必有求,有求必有患”。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人类的欲望似乎永远得不到满足,可是盲目的欲望追求只能使人变得很贪婪,一无所有。正如报道中文女士的遭遇,第一次上门拜见准公婆。情理上,公公婆婆更多了解的应该是,文女士与儿子的感情状态和各自的想法,说白了,也就是首先应该了解文女士见到公婆后,对儿子的感情状态上所思所想。可是,公公一开口便打听文女士的收入,投资情况,房子买没。婆婆则在一旁暗示,自己家庭条件不好,就这么一个儿子,养家养老就全指望他了。显然,文女士所不能接受的是,究竟上门拜见准公婆是谈婚论嫁还是谈婚论“价”, 甚至文女士自己也知道赡养老人天经地义,并已经和男友商量好,婚后每月给父母1000元赡养费。可是,公公婆婆如此过度追求物质生活,的确令人深感庸俗乏味。
不过,无论是未来媳妇抱怨“啃嫩”公婆难以接受,还是公公婆婆谈婚论“价”。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理解这种生存状态。世风日下,人欲横流。社会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显著。有人说:“60前后最幸福,有房有车有老婆,70后也勉强,房车老婆也差不多都有了,80后的比较惨,没房没车,老婆还跟60后的跑”。这样的社会世态,足以体现80后的社会生存压力有多大。实际上,如果站在80后的角度,的确,养小孩、供房、日常开销,婚后生活已经够让我们恐惧。可是,在当前的世态下,作为60年代前后的父母,面对社会上如此大的多重压力,又有那位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儿媳是个大富豪呢?又有那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有房有车,有地位有资本。所以,我认为,尽管未来媳妇抱怨“啃嫩”公婆,还是公公婆婆谈婚论“价”,都是社会生存状态下的生存焦虑,也正因为这份焦虑,造就了“啃嫩”公婆谈婚论“价”的牢骚释放。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高房价,就业难等诸多80后所境遇的生存问题,我们希望长辈能多一些体谅。人类的欲望总是始终得不到满足,盲目的欲望追求只能使人变得很贪婪,甚至一无所有。面对生活,面对现实,从“面包会有的”到“海参鲍鱼”两种同质不同价的物质享受,作为80后的年青人必经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长辈,在追求有“价”物质生活的同时,别忘了还有无“价”的精神生活。
- 2010-04-23“按帖看病”背后的医疗投入焦虑
- 2010-03-24保障房如何缓解高房价下的集体焦虑
- 2010-03-19“80后”集体焦虑是社会转型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