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严重偏离普通民众承载能力的房价,已成为各项政策打击的众矢之的。去年底以来,不仅调控政策开始表现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指向,更为重要的是,货币政策收紧的态势将会发挥出釜底抽薪的作用。当下不仅房地产开发贷款被严管,买房者的购房贷款也受到严控。且不论二套房贷政策早已在各地被严格执行,就连购房者原本可轻松享有的首套房贷利率7折优惠,现在也平添了不少新的要求。在资本市场上,监管部门开始延缓房地产企业的再融资申请,已有多达30多家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计划被积压拖延。对于严重依赖资金供给的房地产市场而言,资金链条断裂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此外,行政力量还在其他方面出手,综合强化打压楼价飙涨的政策指向。例如,今年初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就特别提醒中央国有企业,要慎重进入股市、房地产和期货等高风险领域,已经进入这些领域的,要规范程序,严格考核。而且从2010年开始,国资委在对央企考核中将对非经常性收益减半计算。又如,南京率先收紧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将个人住房公积金最高可贷额度由30万元降为20万元,同时暂停发放二次(含)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凡此种种举措,无不是向市场发出政府调控楼市的明确信号,深圳等一线城市楼市陷入胶着可谓必然。
在此需要提及的是,楼市历来都是各路游资投机的重灾区,针对由此产生的价格泡沫着实需要重拳出击进行规制,但接下来又应该如何对这些游资进行合理疏导呢?今年初,海南“国际旅游岛”概念吸引了4000多亿元的资金大举流入琼岛圈地,而在此之前,已有一批从山西煤矿等领域撤出的浙商资本潜伏在海南房地产投资布局。民间资本的敏锐嗅觉可见一斑,这也是他们在改革开放之初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但是在当下,这一市场榜样的带动作用却已经变味,更多地跟炒房、投机等词语联系在一起。
追根溯源,恰恰是民营实体资本发展模式的桎梏束缚了民间游资合理流向。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盈利机会较多而竞争却不足,民营资本能够获得与辛苦努力相对应的利润空间,而当前民营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严重不匹配,是让民间资本走向楼市投机的重要助推因素。可见,政策在打击游资炒房的同时,也应当正视民间资本的现实困境,扫平制度障碍。具体措施包括:全面开放包括金融、能源、公用事业在内的行业准入;通过税收等杠杆对企业研发提出鼓励,提升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等。唯有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纳入正常投资渠道的民间资本才不再会对高风险的投机行为有诸多眷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