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留守儿童人格缺陷
www.fjnet.cn?2012-07-10 11:22? 雷泓霈?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在京发布的我国首份“留守儿童健康人格报告”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缺陷问题堪忧,突出表现在学习焦虑、与人沟通焦虑、处事敏感、易冲动等方面。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人格问题检出率很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健康人格问题的得分率,显著高于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 我国目前共有1.2亿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因人口流动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5800万人,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并且,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留守儿童规模还在持续增长。不少留守儿童能得到物质生活的满足,却无法缓解内在的精神饥渴、对父母的强烈思念。长期缺少父母的精神关爱,孩子在品格发展、人格发展和心理发展方面,容易出现亚健康或心理障碍。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谈到“皮肤饥饿”的问题。一家孤儿院的孩子得了怪病,目光呆滞,食欲不振,没兴趣到游艺室玩。院长请来了斯宾塞,斯宾塞决定从其他学校请些小女孩和这些孤儿一起玩耍。他们大声地笑、闹,把这些孤儿抱起来,亲吻、抚摸、拥抱。这些孤儿“一个个眼睛发亮,食欲增加,身体明显好转”。院长百思不得其解,斯宾塞告诉他:“这些孩子患的是‘皮肤饥饿’,这种需求是食物无法满足的,他们需要的是爱抚、关心。如果孩子长期得不到这种满足,就会发育不良,智力衰退,慢慢变迟钝。 ”——留守儿童也有这种“情感饥渴”。 可以想象,如果我们现在不进行有效的疏导,大量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孩子长大以后,不但他们自身进一步的发展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将受到不良影响。在这一点上,有专家指出:如果无视留守儿童问题,我们将迎来情感残缺、社会和家庭责任感冷漠甚至充满反社会倾向的一代。可以说,这么庞大的人群出现人格缺陷问题,如果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将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应当说,从大处讲,出现这么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是长期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造成的必然结果。在这种发展思维和制度安排的长期引导下,农村成为城市的附庸和所需资源的供应地,主要的资源被安排给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大量人口不得不进入城市寻找工作和发展机会,这就必然导致出现留守儿童问题。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要一个通盘的考虑,需要改变这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建设思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加大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使农村经济社会取得较大的发展,留得住人。 从尽快改善留守儿童境况的角度看,不论是农民工的输出地还是输入地,都应当加大相关工作的力度。比如,输入地政府应努力解决入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断改善农民工子女学习的条件。输出地政府也应努力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各级政府部门、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可以通过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组织“爱心妈妈”活动、动员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子等方式,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和学习方面的辅导,努力探索有效的关爱服务模式,提高他们精神生活的质量。作为家长,也应当改变那种认为孩子不愁吃穿、念好书就行的观念,尽量通过电话等方式多与留在家里的孩子交流,积极创造条件多和孩子在一起。(福建日报)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