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评】树立“大食物观” 夯实“大国粮仓”
2022-03-10 10:11:3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联组会上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粮食是社稷之本,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大食物观为做好新时期粮食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树立“大食物观”,是与时俱进的观念转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舌尖上”的需求日益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型,食物消费结构呈现口粮需求下降而食用油、肉蛋奶以及蔬菜、水果等非主粮食物消费快速增长的趋势,传统的粮食安全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食物消费需求升级的需要。这要就要我们树立“大食物观”,从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型,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在保障“米袋子”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油瓶子”“菜篮子”“肉盘子”“奶罐子”安全,巩固拓展保障粮食安全的路径。 树立“大食物观”,要坚持稳粮这一大前提。粮食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前提基础,没有粮食安全就谈不上食物安全,要在保障粮食供给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其他食物的供给安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其中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提升渔业发展质量等方面的部署,就是“大食物观”的一个具体体现。因此,必须坚持更高水平稳产量、稳面积,落实党政同责,以“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等硬措施稳住农业基本盘,在“稳”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质量、结构、效益等各方面的“进”。 树立“大食物观”,让“大国粮仓”更殷实。“大食物观”既是充实、稳固“大国粮仓”,端稳、端牢“中国饭碗”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向往的为民、惠民之举。既要因地制宜、因势而为,善于发挥优势资源,向林、草、水等要食物,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又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有力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丰富食物品种,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 树立“大食物观”,让食物来源更广泛,食物种类更丰富,食物供给更充足,为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培植新的增长点,也有助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增进人民群众幸福感。(范子军)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